自《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印发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多措并举、科学谋划全链条各环节的专利质量提升工作,努力实现专利领域的高水平创造、高质量申请、高效率审查、高效益运用。
“低端产业”,并不是新近才出现的“概念”,只是伴着本月的相关热点事件而再次成为讨论的焦点。这里我不想带着感想色彩来谈论所谓的“高端”与“低端”是否具有歧视性的问题,而只是要说明现有各种所谓低、高端产业的划分标准,不科学、不合理;同时不建议采取命令与强制手段对某一些合法的产业予以限制、甚至打压的方式来实现产业升级。
因为这样的做法不符合市场经济基本原则,且很容易埋下诸多隐患,长远来看,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产业升级,只能在充分尊重市场竞争规则的前提下,运用法治手段与引导政策来实现。这是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什么是“低端产业”?大致有技术密集度高低、劳动密集度高低、利润律高低及产业链位置高低等几种划分标准,但这几种都是动态或主观标准,都不科学、不合理。
比如,家电行业中技术含量低、加工工艺简单的“小家电”的平均利润率一般都高于技术含量相对高、加工工艺相对复杂的“白电”,“小家电”与“白电”,哪个产业高端?再比如,几十万工人的加工型企业富士康与更注重研发与品牌的宏达电子,谁的持久经营能力强?谁更赚钱?谁更高端?上述几个标准,都给不出确定的答案。
与划分“低端产业”并予以限制的做法相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知识产权领域,不同的是,不是限制“低”而是鼓励“高”。近一两年来,相关部门针对所谓“高价值专利”给予诸多的奖励、补贴与优惠措施,在局部领域已经造成不公平竞争的现象。这里表达的是,不是不能对创新成果予以奖励和补贴,而是有关“高价值”判定标准不科学、不合理。
常识告诉我们,某一项专利技术在不同阶段对某个产品的价值完全不同;某一项专利在某一阶段对于不同企业的价值也完全不同;即便是当下非常高精尖且已有巨大市场价值的专利技术,也很有可能在短期内迅速被新技术取代,而变得一文不值。
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多从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出发,多利用法治手段,努力构建公平、合理、健康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而其中专利工作的重点应该首先集中在“专利质量提升”上。毕竟只有高质量的、稳定性强的专利技术才有可能产生较高的市场价值和社会效益。
神州知识产权15年专注于深圳商标注册、深圳专利申请、并且在深圳知识产权贯标申报、深圳国际商标注册、深圳国际专利申请、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以及申报守合同重信用称号方面都有很丰富的经验,公司团队强大,专人一对一代理,全程实时跟进速度快。 “诚信”是我们立足之本,“创新”是我们生存之源,“便捷”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用户的满意是我们大的收益、用户的信赖是我们大的成果。服务热线:0755-83991522
相关文章:在深圳专利申请中,什么是标准专利?
- 上一篇:深圳专利申请:企业拥有专利的10大好处!
- 下一篇:中国企业海外专利布局能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