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混动专利进入失效高峰期,中国车企技术突围
曾经困扰我国汽车公司进入油电混合范畴的技能专利壁垒,近来有了新变化,丰田混动专利进入失效高峰期,“专利壁垒”倒逼我国车企技术突围,但我国车企好像
对此并不“感冒”。
一位汽车技术专家表明,如今专利失效就意味着,别的公司可相对轻松的进入此范畴。“这归于丰田THS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的基础专利,首要性不言而喻。”
安徽省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左延安在接受NBD汽车采访时表明:“丰田混动技术中心专利的‘解禁’,对我国的自立品牌而言,只是多了一种挑选罢了,借鉴含义已
不像多年前那样首要了。”
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通过多年规划,在油电混合动力范畴,现已绕开了丰田一系列技术壁垒。
汽车巨子间的混动技能之争
一向以混合动力技术为中心,且以为“只有使环保车得到普及才是真正对环境做出贡献”的丰田轿车,截止2017年1月底,丰田混合动力车的全球累计销量已打破
1000万辆,丰田汽车对此兴奋不已。
丰田混动技术中最首要的行星齿轮组织中心专利,早在1997年就已注册,都分别于于本年2月18日和2月20日在美国和欧洲失效。
据了解,早在2013年,丰田便已有几项混合动力基础专利失效,其间触及控制系统和驱动方法等。
虽然丰田屡次着重“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丰田始终保持开放态度。”但此前不可逾越的技能壁垒和高额专利费用,让全球车企对油电混动范畴“望而却步”。
NBD汽车了解到,丰田刚刚到期的行星齿轮组织中心专利维护首要触及欧美地区。在我国市场,记者查阅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发现,自2003年以来,丰田轿车在
我国申请了多项与行星齿轮有关的专利,其间最早于2003年1月15日申请的专利,要到2023年才满20年。
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拟定新能源技能道路之初,就有专家表明,“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型在我国不会得到新能源补助,假如大规模补助混合动力,将被丰田拿走
大多数比例。”与此不谋而合,欧洲车企也普遍达到一致,那就是在强混范畴绕开丰田,寻求别的未来。彼时,我国与欧美各国的新能源轿车发展道路都已明亮,那就
是研制弱混和中混之后,直接过渡到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跨过强混这一丰田有很多专利掩盖的阶段。
对此,北京国之专利预警咨询中心总经理于立彪向NBD轿车表明,“丰田围绕这一中心技能,在我国市场申请了多个辅助专利,组成了杂乱的‘专利群’,进而构成‘技
术壁垒’,这对别的轿车公司在该范畴的研制构成必定影响。”
- 上一篇:AMD在美起诉多家公司,诉其滥用图形技术专利
- 下一篇:飞利浦专利申请数居榜首